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水滴”实践队循着领袖足迹,探寻下党蝶变
添加时间:2025-08-28编辑:张玉萍审核:林紫怡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25年8月24日至26日,“水滴”实践队从校园奔赴福安市、寿宁下党乡开展了为期3天的实践之旅。队员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文化传承的热忱,用脚步丈量大地,以行动践行青年担当,力求在实地探寻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将所学与实践结合,让青春在奉献与成长中绽放光彩。
2025年8月24日上午,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水滴”实践队走进了被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的福安市廉村。这里不仅有青石板路铺就的千年记忆,更有廉洁文化浸润的精神底色,每一步探寻,都是与历史的对话,与传承的共鸣。
紧接着,队员们走到廉村,这是一座建立于明初清乾隆时期重建的古建筑,它虽依托村落薛令之“廉洁文化”底蕴,却也承载陈氏“耕读传家”传统,族内历史上的功名成就与地方建设事迹,通过宗祠族谱、匾额留存,成为廉村多元历史的一部分,建筑也融入闽东风格与“忠孝勤俭”文化内涵。
在陈氏祠堂的大厅内,队员讲述薛令之的廉洁故事。
“一门五进士”跨越千年,仍在古堡砖石间诉说着奋斗与传承的力量,激励我们以青春赴时代,续写今朝的“进取答卷”。
2025年8月25日上午,“水滴”实践队来到难忘下党学习基地,一面红墙映入眼帘,“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几个大字熠熠生辉。队员们怀着崇敬,踏上这片意义非凡的土地,走进了“难忘下党主题馆”,开启了水滴实践队第二站学习之旅。在展厅里,“三进下党”“摆脱贫困”“乡村振兴”三大版块的内容,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三进下党”的难忘历程。队员们驻足观看,认真听讲解,深刻感受到总书记对下党人民的深情厚谊,以及为摆脱贫困所付出的努力。
2025年8月25日下午,队员们走进鸾峰桥,把课堂搬到了这座千年木拱廊桥之上,开启别样学习之旅。队员们在了解鸾峰桥的历史过程中,又在山水与古桥的映衬下,学到了传统建筑知识,也读懂了文化遗产背后的意义,收获满满!
随后队员们参观文昌阁,了解文昌阁的飞檐、斗拱等特色建筑构造,认识到其历史价值,也学习了传统科举文化和地方文脉知识,完成了一次走出课堂的文化学习。
最后队员们踏入下党古村,曾经的下党古村,藏于深山,路险难行,老旧民居静默矗立,特色资源鲜为人知,如今的它,道路畅通无阻,古厝修缮一新,茶香飘满街巷。队员们漫步其中,看旧貌换新颜,品古村新活力,这不仅是环境的蝶变,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2025年8月26日上午,“水滴”实践队跟走进了“梦之乡茶厂”在非遗传承人王菊弟的带领下,亲身体验了制茶的过程,采回的茶青经晾晒、土灶杀青,炒时茶香漫开。此时大家才懂下党乡的味道,藏在制茶每步里—有露水、烟火、手温,更有跟着山走的慢。
作为绿茶制作技艺县级非遗传承人,王菊弟扎根寿宁县下党乡,用匠心与担当改写家乡命运。他返乡创立公司打造“下乡的味道”品牌,采取统一定价、统一售卖,为乡民解决出售难题。带领下党乡648户村民走向脱贫致富之路,用非遗技艺托起乡亲稳稳的幸福
为期3天的“三下乡”实践已落下帷幕,“水滴”实践队,滴水穿行之路。从福安廉村到寿宁下党乡,在乡村一线走完了这段充实的旅程。实践虽止,但“滴水穿行”的韧劲已印在心里。未来,我们会带着这份在乡村学到的实在与热忱,继续关注乡村振兴,让青春力量跟着脚步,走得更远、更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