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
首页>>学习交流

首页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与策略

添加时间:2021-08-04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与策略

一、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是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平台,理念一致、专业互补、能力互促、协同配合的跨学科、跨部门教师集体。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以职业活动(教书育人)为构建逻辑,其实质是立德树人共同体、教师成长共同体、教学改革共同体。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涵盖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教学团队也应该涵盖三种类型,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本研究所指的教学团队特指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一)立德树人共同体:共挑“思政担”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为本、质量为先,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首要原则。高职院校所有教师都有“思政担”,所有课程都应有“思政味”,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使得企业也有育人职责,包括专业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企业专家等人员在内的高职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以职业活动(教书育人)为构建逻辑重构传统教学组织,通过学科交叉、人员交叉的组织形态,旨在破除专业(学科)壁垒、话语壁垒、部门壁垒等,成为理念一致、专业互补、能力互促、协同配合的立德树人共同体,在互动交流和支持配合中从自发的“种好责任田”变为协同的“种好整片田”,单线作战的“守好一段渠”变为联动作战的“守好整段渠”。

(二)教师成长共同体:共增“守渠力”

高职院校教师成长,是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双提升,是专业教学能力和课程思政能力的双进步。借助课程思政建设平台,通过知识互融、观念互启、方法互鉴等,非专业课教师获得多学科视野和素材支持,专业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得到提升,成为共增“守渠力”的教师成长共同体。

(三)教学改革共同体:共打“攻坚战”

深化“三教”改革,教师是关键。要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要讲好用好马工程重点教材,推进教材内容进人才培养方案、进教案课件、进考试,同时做好教材编审选用;要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案课件编写等各方面工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亦是共打“攻坚战”的教学改革共同体。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策略

(一)转观念,从区隔到共识

1.教师能力观:育人育才共轭

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既要增进学生智慧,更要涵养学生德行。育人育才是所有教师的共同职责和使命,所有教师均需具备育人育才的双重能力。《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也明确要求,实行高校教师准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教育教学业绩和师德双重考核评价。就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等专业思政工作者而言,“除了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之外,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专业特点、职业要求等,了解专业、企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理论素养。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则需要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素养、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功底、专业学科与思政融通的基本能力等。通过转变教师能力观,整体提升课程观的团队跨学科,互补互促的育人能力。

2.课程观:守渠种田共生

课程思政旨在使所有课程都承担育人责任,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工具理性单向度带来困惑与挑战的今天,价值理性应强势回归,所有课程均共挑“思政担”、上出“思政味”以实现育人的目标。既种好责任田、守好一段渠,又共生共振,产生出专业与思政融合、课程与课程协同的化学反应。需要指出的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合一的课程观,不是将所有课程同质化为思政课程,而是在尊重课程差异性前提下致力于价值引领的同质效力和同向合力。课程、专业、学科之间相对的边界需要规范,特色和优势需要保持,功能需要有侧重,同时推进功能互补、内容互补、方式互补。通过转变课程观,以课程观的团结为纽带,推进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

3.思政观:显隐精准共振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基本模式,各有其特征和优势。显隐结合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对于课程思政而言,教育目的是显性的,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等;实施方式是间接的、渗透的,以立足生活、贴近生活的自然融入,产生看似无意实则有意的效果。课程思政不仅是隐性思政,亦是精准思政。通过深度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使思政与生活实际、学生思想实际、职业行业实际等有效关联对接,搭建了知识接受与价值内化同频共振的桥梁。思政课程要以精准思政为方向,加强对高职教育类型特点的研究,加强对社会(行业企业)需求、学生需求等的研究,寻找面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学生的差异化思政教育实施路径,“接地气”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编排、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方式叠加等,从而增进思政课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提高成效。通过转变思政观,深入推进“三教”改革,提升育人成效。

(二)增能力,从疏离到融合

1.厚植政治底蕴,增强话语自觉和话语自信

政治底蕴指“高校课程思政教师为胜任和善任课程思政任务所需的一种内在的政治储备”。厚植高职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成员政治底蕴,一是要以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重点,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引领作用,熟悉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跟进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三是要与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结合,强化团队成员角色使命,引导团队成员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要以政治站位的提升发动育人使命站位的凸显,提升讲好“党言党语”的意识,始终做到“在马信马言马”,培育具有高职特点的课程思政话语表达体系,增强价值引领的话语自觉。要在“四个自信”基础上增强课程思政的话语自信,密切关注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结合课程、专业、学科讲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故事。

2.提升实践智慧,增强教学胜任与善任

首先,课程思政团队要当好课程思政挖掘工。一是要有深度。一方面,要立足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的链条挖掘。课程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且不同课程在专业中处于不同位置;专业建设离不开学科支撑。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不能局限于课程,而应在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的不断深化和相辅相成中去把握。另一方面,不是对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的简单嫁接,而是对专业课程的二次开发,包括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及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工匠精神等思政基因契合的专业资源。二是要有广度,要从行业产业视角、国家战略、国际比较、发展眼光、文化基因等宽视野审视课程、专业、学科,融合传统与当代、技术与文化、国际与国内、产业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等资源。三是要科学。要与课程的知识体系契合,与课程的性质地位契合,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契合。

其次,课程思政团队要做好课程思政设计师。一是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三个规律。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要发挥专业优势,开设示范课,以思政课守正创新带动课程思政创新发展;积极参与专业课程的集体备课,为课程思政把好政治关、提供方法指导。二是做好“政理、学理、事理”“三理”架构。在课程思政资源挖掘和建设的基础上,具备一定跨专业素养的团队成员集体攻关“思政基因”与“专业元素”融什么、怎么融、融多少、什么时候融等难题,即对政治理论、专业理论、生活实际进行合理设计,努力实现融合自然、踩准节点、难度适当、效度明显等目标。

最后,课程思政团队要打好课程思政组合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八个相统一”: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要以此为根本遵循,同时向专业课教师学习,拓宽视野、获取素材、汲取智慧,推进思政教育教学精细化发展。专业课教师和企业人员要把握“八个相统一”的组合拳要求,领悟思政教育教学道与术,在思政主业上胜任并逐渐善任。

(三)扬特色,从移植到创新

1.校企社联动,构建多动力支持系统

多元化参与主体,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特点,充分吸纳企业专家、劳模、校友等人员加入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集聚各种育人主体的优势和资源。多样化激励措施,针对不同育人主体采用差异化激励措施,对教师而言可与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关联,对企业专家可与产业教授评聘挂钩,对校友、劳模主要是精神激励。多途径培训培养,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企业人员可加入思政课教师暑期实践研修,了解社情民意;以岗位标准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重大项目合作、企业文化建设等为纽带,校企联动加强课程思政教科研;以技能大师、劳模等宣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营造良好氛围等。

2.底色+特色,彰显高职教育类型特征

在坚持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内容重点基础上,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团队可立足应用型、职业性、区域性的类型教育特征,打造特色。一是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研究中深化课程思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思想体系和实践体系。二是在产业文化、专业文化、职业文化的研究中深化课程思政,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行为习惯、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培养。三是在区域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的研究中深化课程思政,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成效。(节选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第17期)